九游体育-贵州被严重低估的世界自然遗产地脚下竟藏着“中国抹茶之都”全国14的抹茶
九游体育说个冷知识,时间3年,根本没人敢相信,抹茶这款“绿色粉末”,竟能撑起全球每年40多亿美元的消费市场,吸引数以亿计的“抹茶脑袋”。
在全球范围内,这个以Z世代和千禧一代为消费主力军的庞大群体,还在以每年10%的增长率急速爆涨,预计到2030年消费数据将翻倍。
也就在不到5年时间内,抹茶茶饮、抹茶蛋糕、抹茶麻薯、抹茶饼干、抹茶巧克力、抹茶酸奶、抹茶月饼,甚至抹茶唇膏、抹茶护肤品、抹茶保健品……从饮品、食品到各类衍生品,抹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世界抹茶在日本”,认为市面上的抹茶原材料都源自日本、或唯日本的最正宗。其实不然,截至2024年,中国已稳稳占据全球最大的抹茶消费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抹茶生产国和供应国。
抹茶,看似年轻,其实已出现上千年了;你以为它源自日本,其实它的发祥地在中国。
它源起于1500多年前的中国魏晋时期、兴于唐而盛于宋,明朝后受冲泡茶的影响日渐式微,并逐渐淡出国人生活。
抹茶之所以被打上“日本”标签,是因南宋时期它被日本高僧带到了日本,并发扬光大的。它在中国再度风靡,也就是近30年的事。
村民在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坝盘镇挂扣村抹茶种植基地采割抹茶鲜叶 李鹤/摄
通过2024年的那场全国“农业大摸底”,人们这才发现:中国抹茶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 60%(完全没想到吧),其中的1/4产自梵净山下的“中国抹茶之都”贵州铜仁(年产抹茶量基本与日本全国产量持平),难怪众人惊呼“厉害了我的国”、“咱妈藏得太深了”。
走进铜仁市江口县,连绵起伏的山峦间铺陈开来,就是一片片、一垄垄规整的生态茶生产基地。
在江口,目前已建成生态茶产业基地16万亩,其中3万亩是高标准抹茶原料基地,这里的抹茶基地面积占到全贵州抹茶种植面积的十分之三以上,茶产业辐射带动近10万茶农增收。
早在2015年,贵州就着手布局抹茶产业建设了,并在2018年于铜仁市江口县建成了“世界抹茶超级工厂”,工厂拥有着全球最大的抹茶单体精制车间、4条世界一流的自动化抹茶生产线多个国家和地区。
产业化、统一化、标准化、严要求,是铜仁抹茶走出贵州、走向世界的底气和通行证。在不到10年时间,贵州铜仁就凭一杯抹茶撬动了一个世界级消费市场,走出了“土特产”的逆袭之路。
1980年,考古专家在贵州西南部发现了距今一百万年以上、世界上最古老的茶籽化石,它的发现证明,世界茶源之地就在云贵。
这就不得不说贵州独特的地理环境了,贵州地处高海拔、低纬度的云贵高原,这里山多、寡日照,常年被云雾笼罩,即使在盛夏时节也能保持均温23℃,是许多人梦想中的避暑天堂和生态胜地,它也是茶树偏爱之地,尤其这种日照率不超过45%的云雾地带九游体育,所产茶叶品质上佳。
这其中居贵州黄金生态区域的就是“贵州第一名山”梵净山了,这是“鹤立山群”般的存在,最高处海拔比贵州平均海拔还高出1500米(贵州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
这里有着亚欧同纬度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森林覆盖率高达97.6%。它是国家5A旅游景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2018年成为中国第53项世界遗产。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其独特的地质奇观、令人神往的自然风光和深邃的文化底蕴。它拥有极其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以国宝级动物“黔金丝猴”和“鸽子树”珙桐为代表的800多种动物、4000多种植物,就是这里的原住民。
梵净山就在贵州铜仁市,位于江口、印江、松桃3县的交界处,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水质、气候、日照等条件,使得梵净山脚下这片净土成为生态茶生长的优选之地。
据农业部检测,铜仁的茶叶茶多酚含量和氨基酸含量远高于国家标准一两个百分点。1000多年前,陆羽就盛赞贵州茶“其味极佳”。
自古,当地就以茶产业作为兴农富农的优势产业,但受限于古代闭塞的交通,铜仁茶一直处于无响亮品牌、少人问津、卖不上好价的困境。
随着全球对抹茶需求市场的日益扩大,铜仁决定改变传统叶茶品牌力不足困境,打出特色化和差异化来,从“传统冲泡茶”向“抹茶”做产业转型,着力打造以江口抹茶为核心的茶产业集群。
抹茶,顾名思义,就是粉末状茶品,不仔细辨别,人们很容易抹茶粉与绿茶粉相混淆,但抹茶并不是简单地将绿茶碾碎,两者在成分上也有很大差别。
一是采摘前20天左右整片茶田需要“覆盖遮阴”。研究发现,绿茶经过覆盖遮阳,其叶绿素含量为露天栽培的 1.6 倍,氨基酸总量为露天栽培的 1.4 倍。
二是采摘后的茶叶,当日就要蒸汽杀青与干制,以保留茶叶天然色泽和营养成分;
最后,碾磨工艺也需要精进,让茶粉越细越好。市面上的标准抹茶通常要求达到800 目( 18 微米)即可,但江口超级工厂研磨出的茶粉已达 1000 目,甚至 1300 目,比面粉都要细上 10 倍。
也就是说,从“茶叶”到“抹茶”,仅有一字之差,但抹茶是茶叶的深加工品种,从种到采到收到制作,两者确是千差万别,这就对地方、种植联盟、深加工企业,甚至茶农,都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
时间回到2018年,江口首条生产线刚投产,就遭遇了“滑铁卢”:两百多亩茶园的鲜叶制成的14吨碾茶,经检测竟无一斤达标。
痛定思痛,由地方政府牵头,种植联盟和专家组成的考察团奔赴日本调研学习,从肥培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茶园修剪一一专研学习,回国后再将细节落实到茶园管理中,经过两年多的调整,从一开始照搬日本的制作经验,到反复尝试后的本土制作工艺调整,如今的碾茶达标率100%。
如今的江口超级工厂内,所有原料进入产线余项指标的全自动智能检测系统严格筛查,且生产全流程是在10万级无菌环境下进行的,江口人制茶完全是对标“制药级规范”来操作的。
从2017年开始,江口县就引进贵茶集团在当地投资建设高标准抹茶产业园,通过贴息、物资补助等方式,靶向扶持茶园基地建设,从上到下打造“政策红利——企业发展——农民增收”生产闭环,打造出一条从茶园种植到碾茶加工再到精制的抹茶全产业链。
如今的江口,已初步建成覆盖3个规模茶叶基地的智慧茶园一体平台,实现温度、湿度、病虫害防治、土肥等全过程监测,为茶产业插上了“智慧翅膀”。
在江口高标准抹茶原料基地,所有的茶园管护和茶叶采收,全都“做到统一种植管护技术、统一农资管理采购、统一生产加工技术、统一欧盟质量要求、统一包装市场销售,并形成了稳定的供应链”。
你敢相信吗?在江口的抹茶禁用农药品种比国家规定的 62 种还要多上一倍,达到 128 种。一切高标准、严要求,只为一个目标——“做出干净安全茶”。
从无一合格,到100%达标,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智慧化、标准化生产,从不知名到抹茶出口量全国第一,贵州抹茶只用不到10年时间,所产抹茶能够通过欧盟食品安全标准的 400 余项安全检测,受到世界各国采购商的青睐,完成了从“茶叶”到“抹茶”的华丽转身。
这既是“中国抹茶之都”“世界抹茶超级工厂”的实力,也是当地茶人专注“做好一件事”“只做干净茶”的笨功夫。值得学习和点赞!
抹茶富含茶氨酸、茶多酚、生物碱等天然活性物质,能促进代谢,对心血管健康、提高免疫力多有助力,好处多多。不过,抹茶后劲十足,咖啡碱和茶氨酸提神醒脑作用大,有小伙伴反映,抹茶是下午3点喝的,人是半夜3点睡的。抹茶虽好,酌量食用哦!
4、微铜仁《全国四分之一的抹茶产自铜仁!央视带你探访“世界抹茶超级工厂”》